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五篇精选

时间: 巧绵2 职场故事

读懂职场故事,汲取前人经验,让你的职场之路变得更加畅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五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1

王雷的前30年,是一段典型的“精英女性成长+挑战自我极限”的历史,始终遵循着社会认可的卓越人生轨迹前行: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赴美读研,经历过创业后,在全球一流的沃顿商学院攻读MBA,毕业后成为著名投资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的标准金领。偶然接触登山后,她用7年时间完成“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梦想。一并战胜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极,成为完成“7+2”探险的华裔女性第一人。

王雷:在职场奔跑,在巅峰微笑职场精英的1。0时期

王雷的父母都是工程师,虽然从来没有和她谈论过“你想要过什么样的一生”,但王雷心里很清楚父母的期望。“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在我们长大的那个时代,简直不用沟通,就知道只有一条路:不断上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过一种按部就班的人生。”她一直做得很出色。小时候,她的理想是医生、作家、科学家或者教授,“登山”一词从来没有在她的愿望清单上出现过。

即使生来就是“闲不住”的性格,多年的计算机专业也练就出一个强大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习到工作、生活,王雷都呈现出一种系统化、规划性的状态。在美国读完计算机专业硕士,她自然而然地进入纽约一家IT企业,做一个循规蹈矩的IT女。这段工作经历没有带来太多激情和深刻的记忆,她转到西雅图开始创业。

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日子,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在工作上,王雷却特别享受。上午8点开早会,一直忙到傍晚,走出办公室,去海边迎着夕阳跑一会儿步,回来继续工作。“每天忙完回家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的。别人看着特别辛苦,可我觉得这就是美好的生活。因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自然会很投入,再苦再累,也没有一点抱怨。这和后来登山的状态其实是相通的。”

在创业的过程中,王雷发现自己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于是选择用MBA进行职业充电。MBA和她之前接受的理工科训练完全不同,就像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为她开启了另外一个世界。读完MBA的王雷变了‘’开始用发散思维看世界,她以前从未想过人生可以这样可以那样,有无数种可能性。她的思维不再被死死地钉在固定轨道上,她变得敢于设想并尝试各种可能。

这时她来到了波士顿,一个寒冷的城市。抵达波士顿的第一个周末就下了一场大雪。她来这里从事一份高强度的私募基金管理工作,由于要随时根据全球市场交易情况进行操作,王雷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被占据了。每天一到公司,伦敦市场的交易早已开始,她必须紧锣密鼓地忙到11点伦敦关市,赶紧关注北美市场,而到晚上7点,亚洲市场又开始交易了。整天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状态,每一秒都不敢耽搁,上厕所都用冲刺的速度。王雷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的钱就这么没了。

波士顿的家距离办公室200米不到,王雷怕冷,除了上下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整个冬天她没有进行过一次户外运动,也没有任何旅行,仅有的运动就是每隔几天在跑步机上跑两步虽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除了同事没有朋友,她对自己的生活仍然感到满意:事业挺好,身体挺好,就这么走下去也挺好,还要求什么呢?

挑战巅峰的2。0时期

直到今天,王雷说起2003年登顶乞力马扎罗都是“一个意外”。同事们一起去非洲旅行,大家都打算拿下这座非洲最高峰,“我想别人都能上去,那我当然也要上去。特别无知又无畏。”她还不明白这样的高峰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上山后才发现难度超乎想象,但她最终靠意志勉强完成了。那次成功,让她惊讶于自己的潜能。

几个月后,纪录片《巅峰168》在波士顿放映,王雷鬼使神差地去看了这个英国登山家的故事。没多久,《乔戈里峰上的女登山家》上映,她又被“一股莫名的冲动”拉进了电影院,影片告诉她:截至2004年,全世界共有5位女性成功登上乔戈里峰,但没有一位幸存。第二天,她直奔图书馆,借来所有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相关的录像,一口气看完。“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人生注定要和珠峰联系在一起。”

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她立刻确定了目标——每年爬一座山,直到登上珠穆朗玛峰。那是2004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第二个周末王雷就出现在攀岩课的场地上。“这时我的心态和爬乞力马扎罗那会儿完全不同,因为心里有目标有动力。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攀岩,根本没想是不是那块料。”一年之内,王雷熟练掌握了攀岩、攀冰、冬季生存、野外急救以及各类专门器具的使用技巧。

攀登一座高峰大约耗时2—3周,但用于训练和筹备的时间更长。王雷把所有的周末和假期都用在登山上了,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用来训练,到了适合攀登的季节就请假进山。一切都为登山让路,工作和生活被排在了后面。2005年,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被王雷拿下,2007年的战绩更为不俗:文森峰、查亚峰、麦金利峰。回来时,向导对她说:“你应该去试试喜马拉雅山了。”她非常震惊:“你真的觉得我可以吗?!”因为前面的每一座山,王雷都觉得自己爬得特别艰难。毕竟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她清楚自己的体能和职业登山家差太远,从内心里她没想到目前能登上珠峰。向导的提议,促使她把珠峰提上日程。

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不期而至。王雷计划在半年内把剩下的几座山一口气爬完,2008年4月剑指珠峰。她一咬牙,辞职,借钱,只为赶快完成梦想,早日回来恢复正常生活。南北极之后紧接着上了阿空加瓜峰,连续的攀爬消耗太大,在路上又缺乏休养,回来的途中她就意识到自己无法接着登珠峰了。

王雷陷入了最深重的痛苦,“我当时已经为此借了很多钱。一口气借钱容易,一鼓作气爬山回来工作也容易,三天两头借钱然后工作一阵又去爬山反而不容易。如果这时放弃,意味着未来几年我还要背着债,继续这种临时状态的工作和临时状态的生活。我更担心珠峰计划会无限期地推迟,可能是几年,可能是一辈子。”

她看着同学们都走上了MBA典型的职业发展道路,自己却全身心投入登山运动,她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登山是一个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的项目,还有一定的危险性,相当于一项高风险投资。最初设定登山就是一个爱好,完不成还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没曾想走到了这一步。

当投入越来越大,困难也就开始了,王雷陷入两难:继续还是放弃。这就是她说的“最大的困难在山之外”。登山只需忍受生理上的煎熬,山之外的时间却很长很长,有太多的心理挣扎。纠结到最后,她使用了后悔测试法:想象自己80岁,回忆往事时,会为当年放弃了一份工作而后悔,还是为当年放弃了一个梦想而后悔?显而易见的答案让她坚持了下来,她开始断工作,还钱,为登珠峰做准备。

海军陆战队出身的教练要求一丝不苟,任何没有准确执行的训练在他眼里都等于零。第一周王雷就被骂哭了。波士顿的冷夜,下着雨夹雪,路面湿滑有冰,教练在Email中说:“不管外面什么天气,穿上合适的衣服,给我出去。”王雷没有同伴。一个人特别孤独地出门训练,路过的人家都在温暖的屋子里烤着火,对比特别强烈,她想想珠峰,“不能期待珠峰的天气都是眷顾有加的,不能期待珠峰的路都是很顺的,所以现在不能找任何借口,不能给自己一点放松的余地。”

登顶珠峰的路上,有很多纪念碑。“算算生卒年份,很多人非常年轻就走了,还有一些名字是你认得出来的,甚至是你景仰的名字,心情非常沉重。但是转念一想,他们走的时候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归宿。对登山者来说,不是死在山上就是死在病床上,当然是死在山上更接近他们的愿望。”

超越自我的3。0时期

最近,王雷刚刚在北京忙完一期青少年夏令营,她想通过各种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一开始,面对诸如“你有什么优点”“你有什么梦想”的问题,好多孩子回答“我没有优点”“我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她用了很多方法,引导孩子们接纳自己、大胆尝试,夏令营结束时。大多数孩子找到了新的答案。“有朋友告诉我他们报名去参加马拉松了,有家长发现孩子每天自己起床跑步了”,这就是王雷目前的成就感来源。

“登山是我的一个爱好。”对她来说,这7年并不是人生跑道的转换,只是用登山来探索人生。“所谓的人生跑道是主观认定的,其实人生本来没有既定的轨道。这7年像是我人生中一段浓缩的成长历程。今天的我更无畏,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一切没有了恐惧。2004年之前的我,面对的未来是确定的。如果让那时候的我想象今天,我会觉得太恐怖了,这不可能。但是现在给我任何一种未来,我都会充满期待地走过去。可以说,经历了7年的登山,我升级成王雷3。0版了。”

看过王雷在美国工作时的照片,苗条的小金领,身着浅色职业套装,坐在办公桌前,略带矜持地微笑。而面前的她,小麦色的肌肤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笑声爽朗热情,所有坦诚和无畏都写在眼底。等待阿空加瓜峰好天气的两年,在希夏邦马峰迷路的三个日夜,为营救晕倒的队友从麦金利峰撇下来,带妈妈去看攀岩训练以消除父母的担忧,在查亚峰被绳子甩到空中转圈的危急时刻……都融入在她的生命里。无论是职场金领还是自然的挑战者,她都做到极致,战胜了自我,凭借非凡勇气成就一番梦想。

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珠峰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不是攀登的极限。接下来,王雷希望在事业上实现自我超越,她将把精力投入在青少年和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培训上。登山还会继续,“7+2”的挑战告一段落,常规的攀岩练习和定期的远足、长跑不可或缺,登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不会像传教士一样游说大家都去登山,她只想告诉所有人:珠峰面前人人平等,在所有攀登要素中最重要也最无法替代的是信念。其实。每个人都有登顶的能力,谁都不要轻易放弃。

10个职场感悟

1 不要有既定观念,不要找借口,所有不可能的事都可能被推翻。

2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自己的快乐、健康、幸福去做。

3 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战术,坚持与放弃之间的平衡是一门艺术。

4 不要总和别人比较,和自己比较,有进步就好。

5 领队随时有倒下的可能,每个人都要有顶上去的准备。

6 不是人人都能当领导,但是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

7 主观上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对于客观条件,必须尊重并顺应。

8 设定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走。

9 为了最终的梦想,必须全力以赴。

10 职业和人生都没有极限,永远有下一个巅峰。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2

沈云清是个文静的女孩,娃娃脸,皮肤白皙,看起来像学生妹,而她做养房保姆已经有一年多。这一年多,她和同伴专心伺候着87个“孩子”。

大学毕业,她竟然成了一个管家

养房保姆和她的87个“孩子”1986年,沈云清出生在山东威海。2002年她的家乡银滩被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小渔村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一辆辆旅游大巴,一波波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进进出出,这些人也包括她大学的室友林小茜。

一天,沈云清接到林小茜的电话,说要来小渔村。林小茜的爸爸在这儿买了套海景房,物业一直电话不断,今天水管改造,明天电路出错入户排查,她爸爸没时间处理,就让林小茜过来看看。

打开房间门,她们发现地板上尽是绿斑,存在漏水等问题。林小茜等物业收拾好残局后,临走前把房子钥匙交给沈云清:“拜托照看房子。”就这样,沈云清工作之余便去林小茜家的房子打扫卫生,开窗户通风等。两个月后,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林小茜爸爸的朋友,他在同一个小区里购买的房子,也想托她照看,并且每个月支付一定酬劳。

一周后,房主张先生就将钥匙和一份交予物业的委托书快递给了沈云清。委托书大致意思是:房内的一切家具、家电都交予沈云清保管,有事物业可以直接找她联系。

创业进行时,变身专职“养房保姆”

将委托书交予物业时,主管的一位阿姨随口问道:小姑娘,你这么年轻就当了“养房保姆”啊?什么是养房保姆?沈云清一脸疑惑。就是给异地置业的房子当保姆。阿姨很热心地解释。沈云清觉得这个养房保姆有点意思,继而向阿姨咨询起来。

原来,和林小茜的爸爸、张先生一样,很多异地购房者都面临这样的难题:房子空置率高,无时间打理,发生失窃、着火、漏水的几率很高。一些家政公司便和这些业主签订服务合同,代为照看房子,这就是阿姨口中的养房保姆了。

回家后,沈云清萌生专职做养房保姆的打算。她查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本地的商品房住宅近年来至少新增了6万余套,尤其是海景房项目多由外地人购买。

掌握这些情况后,沈云清和四个姐妹开始商量开一家养房保姆公司。说干就干,找好店面后,家政公司在某个清晨的鞭炮声中开张了。

升级品质,每个青春都值得尊重

开业一周,沈云清傻了眼,上门咨询的少得可怜。从其他公司取经后,她们才知道,由于店面位置不好,加上没有宣传,更谈不上联合物业公司,所以,异地业主不知道有这么个养房家政公司存在。

找到问题,沈云清她们拿着宣传单开始四处联系物业公司,让他们帮忙招揽生意,这一招还真灵,很快她们就接到几个委托,两个月后,她们已经是20多套房子的“保姆”了,小有成就的她们觉得生活也安逸起来。

直到有一天,她们公司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沈云清高中的校长,出了名的老古董。果然,校长一进门就给她们上课,现在的大学生啊,含金量太低,毕业了卖糖葫芦,当挑粪工……你们几个去给人扫地,读大学有什么用呢?一番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剩下一脸尴尬的沈云清和同伴们面面相觑。

是啊,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一个正常人就能做的事情,虽然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既然是大学生,是不是也该做出一些什么成绩呢?从创业之初的喜悦迅速降温,她们开始考虑将来。最后她们决定,只有将养房保姆的服务升级,才能真正体现价值,也才能将事业维持下去。为此,沈云清专门请来了培训师,对她们进行培训,包括日常的房屋保养,花草养殖,还有宠物的饲养。她们帮业主打理花草,定期给房屋细节拍摄视频,让业主了解房屋状况……

一次,一个企业老板和沈云清联系,要安排公司员工来度假,住在委托给她们的别墅里。沈云清抓住这次机会开拓了一项新业务,她联系当地一家口碑不错的旅游公司做地接工作,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员工们的度假被安排得非常满意,回去之后反应很好,老板亲自给沈云清道谢。而这个老板以后也成了沈云清的贵人,后面好几个接待都是他介绍过来的。

客户的肯定和支持,稳定的客源和收入,沈云清的养房保姆做得越来越有劲头,目前她们已经给87个业主提供了服务,还打算再新招几个保姆,进一步扩充新的业务。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3 

说起来,郑月梅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她毕业的学校与名牌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她在找工作时没少受歧视。她至今还记得当初来公司应聘时的场面。看过简历,有个主考官不屑地说:“学校不是很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胜任我们的岗位要求。”郑月梅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她大声回答说:“肯定能胜任,学历只是个标志,工作起来还需要真正的实力才行。”

职场上的另类吃亏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另外一个面试官的兴趣。那是个50多岁的男人,应该掌握着面试的最终决定权。他微笑着说:“这个小丫头有股猛劲,我觉得她行,先留下试用吧!”就这样,郑月梅走进了现在所工作的单位。大概是因为应聘时的“出色”表现,入职后,她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即便如此,郑月梅也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踏实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学习,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得知她的情况,一位要好的同学为她惋惜,说付出没有回报,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前途,劝她趁早跳槽。更重要的是,同学认为她太傻:“都说职场如战场,是要分个你死我活的。你倒好,不长记性,不但喜欢帮助别人,还恨不得把心掏给人家,结果呢,除了换回两句好听话,你得到什么实惠的东西了?你再这样,早晚得吃亏!”可郑月梅并不计较这些,她说:“没那么严重,人生在世,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同学听她这么说,也没了脾气,只好再三嘱咐她凡事小心。

有天下班后,郑月梅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完办公室门窗及电源后,她正要锁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她赶紧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麻烦你看一下刘经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记的,明天公司要根据这份文件做重大决定,谁知越着急越出乱子,我临走时竟然忘记拿了。给刘经理打电话打不通,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还真有人接听。”

听完客人的叙述,郑月梅记起这是外地的一位客户,上午来公司和相关领导洽谈事情,中午他们出去吃饭,就把这份文件落下了。郑月梅看了看刘经理的办公桌,发现上面果然有客户说的文件,便急忙安慰对方:“没事,你别着急,你到公司来取吧,我等你取过再回家。”谁知对方却说:“不行啊,我已经登上飞机,舱门都关了,估计很快起飞,不可能再下去。这下彻底完了,回去怎么交差啊?弄不好,我的职位都难保。”客户说着说着,竟有了哭腔。

郑月梅这下也着急了。飞机起飞后,手机也要关机,想联系都没办法,怎么帮助客人呢?突然之间,她有了主意,对客人说:“你放心回去吧,等会儿我买张晚上的高铁票,带上文件连夜给你送过去,这样就能保证不耽误你明天使用。”电话那头的客人听郑月梅这样一说,语气变得兴奋起来,连声说:“好,好,那太感谢你了。你买完票后把车次发给我,我去车站接你。”

挂完电话,郑月梅就有点后悔了。因为,没有得到领导的批准,公司不可能给她报销路费,哪怕她是为了帮助客户。再说,她明天还要上班,去另一个城市再返回肯定会迟到。为了保险起见,郑月梅决定给经理打个电话汇报一下,可经理的电话还是暂时无法接通。郑月梅不再犹豫,她给一位要好的同学打电话说明情况,提醒彼此保持联系,然后就直奔车站去了。

深更半夜,郑月梅在陌生的城市和客户如期会面。拿着文件,客户连声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给她一个惊喜。郑月梅淡淡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提出,如果公司核查时,请客户来做个见证。客户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带着浑身的疲惫,郑月梅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公司。她一走进办公室,就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平时很少露面的董事长竟然过来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丫头,你这次立大功了,我要好好地奖励你。”郑月梅一头雾水。刘经理适时站出来说明了原因。原来,急需文件的不仅是公司的客户,更是公司的“财神”。他按时拿到那份很重要的文件后,非常高兴,决定在去年订单的基础上将订货量增加一倍。他说,他从公司员工身上看到了亮点,觉得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很放心。

如今,郑月梅已成为公司的副总。很多同学说她是因祸得福,郑月梅却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真正将自己当成工作岗位的主人,才能不斤斤计较,自动自发地做好每件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分外事。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发展的机会肯定会有,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去做。很多时候,很多事,正应验了那句话:吃亏是福。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4

从高级技校一毕业,马大可就被招进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在转个不停的流水线上当操作工。

抢饭碗大可给汽车制动卡钳拧螺丝,一分钟要拧二十多下,一个班下来,要拧好几千下,不断重复这个简单枯燥而又累人的动作。

站在流水线上,大可脑子里不时地晃过驼背爷爷的身影。爷爷18岁那年,眼瞅着就要进城当工人了,可被大队书记的内侄冒名顶替了。

书记的内侄抢跑了爷爷的饭碗,还抢走爷爷在城里的幸福生活……

大可当工人时,爷爷高兴坏了,说大可你运气好,一定要替爷爷争气长脸,现在做工花的是机器的力气。

爷爷,你根本不懂一个班下来到底有多累,我都感觉不到右手还长在自己身上……

大可,你小子别惯坏了自己,要是在农村,像头牛一样在田地里干活,还会有这么多的鬼话?

爷爷真的不懂。自动化的生产线就像一条奔涌的河流,流着流着就把人吞噬了。

大可对机器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有好几回,大可一恐惧就莫名地晕倒在生产线旁,导致紧急停线。大可被车间重罚了好几回。

要把大可变成流水线上转个不停的机器的有工长、车间主任,还有公司总经理。他们把大可这些收入低微的操作工都变成了一台台转个不停的机器。

大可不甘心,要换个活法。他钻研起机器自动控制原理。公司利用他的技术提升了生产线节拍。线速每提升一个节拍,工人们一个班就要比以前多拧上千下。可大可还是大可,他担心自己的胳膊要变成流水线上的一只机械手。

有天早上,大可刚下夜班。回宿舍的路上,爷爷又打了大可的手机,问,是不是正上早班呢?你小子可要好好珍惜饭碗。

生产线线速刚进行提升两个节拍的测试,大可这个班比以前多拧了两千下,右胳膊正一阵阵酸痛,简直想锯掉右胳膊。爷爷的话把他心底的火噌的一下点着了,大可气急败坏地说,饭碗饭碗,累死累活的饭碗!

大可忽然恨起了爷爷。爷爷为让自己圆他年轻时丢失的梦,一心要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

大可对机器的恐惧在一天天加深,对工长、车间主任的恨也一天天地加深。他只有拼命地在心里唱歌,对抗这些恐惧和仇恨。大可甚至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消除心中的恐惧和仇恨。

大可嗓音重,五音不全,唱出的歌难听得很。他也知道自己压根儿不是唱歌的那块料,但就是拿自己没办法,一回到宿舍,只要还有力气,就关起门来唱歌。

后来大可也谈过好几场恋爱,每场恋爱都开不了花结不了果,女孩嫌弃大可的理由很多。大可只剩下一个人唱歌的理由。大可最喜欢唱《咱们工人有力量》,一唱起这首歌热泪就淌了下来,心中的恨也慢慢消散。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过了测试,车间正式提升生产线节拍,只要一站在生产线上,那些机器就比以前更快地转动,大可拼命地加快操作,跟上线速。大可的右手变成了一只机械手,拼命地拧着螺丝……

大可对机器的恐惧,对工长、车间主任的恨一齐涌过来,大可又晕倒在生产线旁。这回大可醒来后,一睁眼就瞧见年轻的车间主任一张变形的面孔,车间主任甩下一句话,让大可在自动离职和转岗之间选择。

让大可要疯掉的是,他发现车间主任竟然是抢走爷爷饭碗的大队书记内侄的孙子。现在那孙子又做了车间主任,管着大可和一车间好几百号人。

年轻的车间主任一向趾高气扬、指手画脚的,根本不把大可这些线上工人当人看,经常嫌他们干活不够卖力,还说这些生产线还要不断提速,要大家不断适应,尽力跟上生产节拍,做到一岗多能,互相顶岗……

第二天早班,生产线像平常一样启动后,突然那些机器猛地变换了运动轨迹,撞在一块,发出了震天骇地的轰隆声。

线上的操作工在一旁被惊呆了。

大可被警察从车间带走了。交接班时,大可偷着篡改了生产线的控制程序,造成机器发生大面积碰撞,毁坏了那些先进的生产线。

经过车间主任身边时,大可突然挥着手铐朝他猛扑过去。他冲着车间主任大喊大叫:狗日的,你爷爷抢了我爷爷饭碗,你又砸了我饭碗……

大可还是被警察控制住了。他忽然声嘶力竭地唱起了歌……

正能量职场长篇故事5

2001年,我买了新房子,要给新房装一扇防盗门。防盗门专卖店的老板亲自将货送到了楼下,安装工也雇来了,就待将防盗门搬上楼安装。

抢不去的饭碗“我把防盗门背上楼?”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老民工,早已候在一边揽活干了。

老板说:“背到三楼是多少?”

民工说:“不还价,不论楼层高低都是10元。”

安装工见这个钱好赚,就说:“您这把年纪该回家享清福了,背防盗门还是我来吧。”

老板说:“我雇一辆电动车将防盗门从店里拉到这里只不过5元钱,就这么背一下10元也太好赚了,都别争了,这钱我自己赚!”

民工说:“你们背不上去的,这几幢楼的防盗门都是我背的。”

老板说:“你别唬我,我卖了多年的防盗门,好背不好背还会不知道?”

“你别不相信……”民工还想再说什么,看老板执意要自己背,就笑了笑走开了,这里是新小区,家家都在叮叮当当搞装修,有的是防盗门背。

老板是个人高马大的中年汉子,戴了手套,在我和安装工的协助下,将防盗门背了起来向前走。可是上台阶,麻烦来了,防盗门的顶端老是要磕碰到天花板。老板将腰身向前弓了弓,防盗门顶端也低了下来,天花板是碰不到了,可是由于腰弯得只能看脚下,一不留神前端撞到墙了,墙面碰坏了不说,趔趔趄趄差点摔跤。也难怪要撞墙,每上半层楼就有一面墙挡着,楼道180度转弯后再向上。我和安装工上前扶住防盗门,老板一步一步退了下来,放倒防盗门休息。老板满头大汗,西服被磨得皱巴巴,一脸狼狈相。

安装工是个小伙子,背起防盗门上了台阶,顶端没有碰天花板,也不用当心前端撞墙,可是,不是左边磕碰到楼梯扶手,就是右侧碰到了墙,如是几下,已是气喘咻咻,力不能支,也退了下来。

休息片刻之后,老板和安装工商量好搬楼费对半分,抬着防盗门再次上台阶。老板抬后端,使劲将防盗门托高,安装工抬前端,使劲弯腰将防盗门放低,以保持防盗门平衡,但要抬高脚跟倒退着上台阶。每上一级台阶,两人都得咬紧牙关,脖子上青筋暴突。还别说他们吃力,我看着也出了一身大汗。好不容易上了半层楼,却由于转弯,防盗门前后端被两堵相垂直的墙壁夹住,中端被楼道扶手死死顶住,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老板抹着汗苦笑着说:“这个钱看来是不能赚的。”

民工把另一户的防盗门背完了下楼,出现在一筹莫展的老板和安装工面前。他把防盗门扶正靠在墙上,背往防盗门上一凑,双手往防盗门两侧一抓,防盗门就像吸铁石一样牢牢黏在他背上了,钢铁庞然大物也像棉花团一样轻了,他腰身作些右侧和前弓,背上的防盗门就侧斜前倾到一定角度,大大缩小了竖截面和前后端的水平长度,上台阶,急转弯,绰绰有余;步子稳,气不急,轻松自如;蹬蹬蹬,几下就到了三楼。

老板奉上了工钱问:“这事到了您手上怎么就这样容易呢?”

民工不无炫耀地说:“先要找到背点,背点偏高偏低偏右偏左一点点,人就相当吃力,再要给侧斜前倾找好合适的角度,角度合适了,防盗门上下前后左右都不磕碰了;我原先给人家挑砂石,现在专背防盗门,这一片楼的防盗门都是我背的。”

我插嘴说:“你把最紧要的东西说出去了,就不怕别人抢了你的饭碗吗?”

民工爽朗大笑:“刚才你也看到了,我这饭碗人家是抢不去的,背防盗门看似简单,好像人人都能背,其实不然,我虽然年纪大,这一片楼也只有我才背得上去。”

这是10年前的事。

10年来我常想,职场中人何以拥有一个别人抢不去的饭碗?何以将像背防盗门这样简单而普通的工作做成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其实,任何工作任何职位都是有一个背点和角度,关键是要找准我们各自的背点和角度啊!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