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励志 >

正能量2020职场励志故事5篇汇总

时间: 芷晴2 职场励志

职场中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职场中最需要的也是正能量。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故事,提高自己的积极性,调整工作心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正能量2020职场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1、高学历为何成了求职累赘

我是武汉大学哲学院心理专业的研二学生,上学期至今,我参加了十余场招聘会,却一份工作也没找到。学姐说:“敢于降低自己的身份,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应聘,成功几率会更大。”但我的切身体会却相反。

在一家中型企业的面试现场,考官先和我简单聊了几句,翻到学历一栏,他突然说:“我们不需要硕士,本科就够了”。在另一场并未写明学历限制的招聘会上,我前面的一位博士生刚投了简历,考官就说:“哎呀,你是博士呀,我们养不起”,直接给淘汰了。

记得前两年,即使应聘条件中注明本科,用人单位也接纳本科以上学历的求职者;但现在,不少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都一口拒绝了硕士生和博士生。当年我报考研究生,是为了在职场上有一个更高的起点,但现在,尽管我的要求并不高,这个“起点”却太难找到了。

明辉(化名)

记者调查

研究生找工作难于本科生?

记者在各高校采访了多名研究生,不少人都有类似经历。华中科大物理学院研二的李同学称,有面试官曾对自己说:“本科生能做的,干嘛要硕士呢?硕士还得开高工资。”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研二李同学说,该专业应届本科生已经签得差不多了,而部分研究生至今还没着落。他认为,研究生就业方向比本科生单一,岗位供给也较少,很多企业都没有招聘计划,综合造成了这一现象。据了解,该学院已经找到工作的研究生中,基本上都是有机会就签,而部分本科生可以拿到多个签约。

华中科大材料控制专业研二的胡同学则反驳说,理工科还是学历越高越好,找不到工作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在研究生阶段学到真本事。

专家意见:“文凭社会”尴尬的转轨期

“东方社会是个文凭社会,现在到了尴尬的转轨期”,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博导周光礼说,东方人普遍认为,学历越高,就业的选择余地越宽,其实并非如此,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就曾出现过“博士失业”现象。

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少数对学术感兴趣,并有钻研潜力的人,才适合读硕士和博士,但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深造,只是为了混个文凭,改善工作条件。

2005年以后,教育部将硕士研究生作为过渡性的学位,从3年压缩为2年,培养目标从学术钻研转向培养就业型人才。但不少高校没有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将硕士生培养成了学术不够,应用能力欠佳的“四不像”。

他建议,政府、高校、学生应共同携手,解决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困难,研究生应调整心态,到中西部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2、感觉像被抽了几巴掌

毕业已经几年了,当再见到昔日老同学张继宏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当年的锐气,“人还是得适应社会!”2月24日,张继宏向记者讲述起他充满苦楚与无奈的求职历程:

2007年9月,我终于保送本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大学四年的努力换来今天的收获。“我要把材料学与实际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当年保上研究生时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豪言壮语。两年的学习、研究、探索的经历,我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在国家重点杂志《电化学》、《物理化学》上发表数篇文章,在业界小有反响。

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当我带上所有的研究成果走上求职之路时才发现,对口专业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科研经费紧张,开始压缩成本,精简人员,已经不像往年那样大幅招人,工作岗位已变得稀缺起来。导师劝说:“你懂技术,做销售、采购也是可以的,薪资待遇很不错,先解决就业吧!”

从2008年10月到12月,我开始参加各大院校的招聘会,这期间招聘企业大都以大型企业为主,工资待遇还算可以,但是就没有我中意的岗位。

就在对工作岗位不满意中,时间飞转到2009年,就业形势更差了,招聘单位中大企业很少,甚至中小企业也比往年缩减近一半。没办法,只能开始辗转社会招聘会,但是几千份简历投出去,仅仅有一个面试机会,还是去当工人。

在招聘会场内,几万人拥挤着,为了一个就业岗位,几十甚至几百人拼抢着,那种感觉真的好像在我脸上抽了几巴掌,火辣辣地疼。

去年12月份的一天,在国际展览馆举行招聘会,为了能第一批冲进去,占据有利位置,我早晨5点就起床了,穿上花了近1000元买的西服,刮干净胡子,装扮好自己后,坐上通往国展的车。当到达国展时,却发现自己起得晚了,不到7点,在门口已经有近万人排队,我不停地往前挤。幸运的是,8点招聘会开门,我得以第一批进入会场。

看到首都钢铁总公司的展位,我冲了过去,其实是被挤过去的,小小的招聘台前已经排上近百人,每一位求职者都不愿离开,我在人群中脸憋得通红,强行挤进招聘台,递上自己的简历。

“你看看吧,我的研究成果在国内重点杂志发表过,适合你们公司。”

可是招聘者看我一眼,没有说话,他把简历扔在一边,转头去跟其他求职者交谈。原本准备了好多专业问题的答案,一时在我脑子里没了踪影,耳边只是充斥着招聘会场的嘈杂声。

我没有意识地被人挤出招聘台,站在原地,缓了好久才走向另一个招聘台。一上午的时间终于熬过去了,200份简历终于散出去了,心里踏实许多。

半个月后,第一个面试的电话打进来,我终于有了面试的机会,可是兴奋的热情还没有持续几天,又受到无情的打击,“你通过面试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公司做锻压工,户口不能解决,一个月工资1800元……”电话那边的工作人员冷漠而又机械地说着,而我脑子空白,慢慢地挂上电话。

转眼间已到2009年2月份,我刚接到一个重庆中冶集团人事处打来的电话,“小张,你导师给我们打招呼了,简历我们也看过了,你要是愿意可以过来面试,但是我们招的是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没有犹豫,爽快而简练地回答:“好。”

这个面试机会还是托导师动用关系找到的。两天后,得知结果,我被录取了,岗位在采购部门,签了5年,解决户口。有了offer,没有兴奋,回想起来只有苦涩。

3、大学生“死皮赖脸”找到工作

打了100多次电话、发了30多封邮件、3次登门拜访,大学生田伟华历经三个月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社务老师”岗位,23日正式上岗。

田伟华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9届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年5月,他应聘上武汉枫叶国际学校中学“领事”(相当于班主任)一职,但因大四还有课不能立即到岗,与该工作失之交臂。

去年底,田伟华得知该校又有此岗位,满怀信心地再次求职,却被告知“应届毕业生不在考虑范围”。被拒的田伟华并不气馁,他开始通过学校网站、百度贴吧、qq群等渠道进一步了解该校信息,甚至从该校老师的工作博客上了解学校的工作思路,还从网上买了本介绍学校历史文化方面的书。

去年12月起,每隔一两天,田伟华就会给负责招聘的老师打电话,谈自己对该校的认识和想法,“前后打了不下100个电话”。他还将心得电邮给人事主管,前后发了31封邮件,收到了4封回复。

今年2月,田伟华了解到该校准备招一名“社务老师”(相当于学生生活和管理辅导员),他决定再度应聘,因为“只要肯努力,再平凡的岗位上也可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人事主管听了他的想法,很意外,“让一个本科生来担任这一职务,不免有些大才小用,这也太委屈你了”,但帮他争取到面试机会。

谈起这份工作,田伟华感慨:如果不是一如既往地执着,也不会得到这份工作。

4、求职与求知

求知与求职的互动表现在更多的方面。除了求职过程中再增智慧,也是对求职者此前所学所得的实战性检验。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检验,同样包含这对求职者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不过,检验却只能告诉你我的不足,而难以弥补这种补足——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这是泉州人 才小王的求职感言。

求职是“事后的检验”。而求知却永远百无一害。

求职的信心是否能被浇灭,关键在于结果,在于求职成功与否的最终结局。而诸如金融危机的扩散与蔓延,招聘单位的前景严峻,政府救市政策频出,不过是影响了求职者内在的心情。使得欢天喜地,乃至无忧无虑的心情顿然温度骤减。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毁灭与失利之间概念恐怕大为不同。求职之信心遭遇“浇灭”与“难过”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求职是为了谋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但启发之中又带给笔者另外的观点——求知。

求职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想找到好的工作往往有经验可循。作者在文中已经教授给了大家三点。这样的经验在于求职本身。笔者设想,求职顺利与否在于大环境,那么,通过求职认识社会的大环境亦是所得。许多人会因为求职的坎坷遭遇更“清醒”地去认识与了解这次危机,也会比以往更多的去关注政府的政策和每一个政策后的实际所指动向——虽然这样的行为是被逼无奈的。

时势造英雄。即便是这样的危机让人倍感意外,且又恼人闹心的“时势”,胜出的人也是英雄。由此来看,求职一直同求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求职不利才使得自己密切注意外在的环境,但这样的“不顺”也会使得自己转而反观自身的优劣。

5、大学生求职流行语层出不穷

绝大多数学生求职,都要经历面试关,所以与面试有关的流行语很多。“面霸”,是指那些有着丰富面试经历的学生,身经百战,在面试中表现得强势;“辛拉面”,指的是一些学生投递求职简历后没有回音,于是一家家毛遂自荐,辛辛苦苦获得面试机会。“霸王面”,则是那些没收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也要硬闯,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面试机会的学生。还有,“单挑”代表一对一面试,即一个面试官对着一名求职者;“群面”,指几个面试官对着一个求职者进行面试;“群殴”,引申为一个面试官对一群人进行面试。还有,到处投递简历被称为“海投”;没有任何复习和准备就去参加笔试叫作“裸考”;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打电话告诉求职者未通过筛选,被称为“电锯”……今年特别流行的还有“炮灰”一词,由国家公务员考试流传开来,指的是参加那些录取率很低、失败可能性极大的考试。

一些高校老师认为,校园流行语的产生,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都可以找到相关成因。大学生较其他群体,对新生事物更加敏感,吸收力强,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因此大学校园成为许多流行语的发源地。而求职是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所以求职领域的流行语显得特别丰富。

“大学生求职面临激烈竞争,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各类流行语透着自嘲、诙谐、调侃,能帮助学生排遣心理压力,把求职中遭遇的尴尬、挫折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着积极作用。”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燕教授认为,从“海投”、“面霸”、“辛拉面”等流行语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直面现实、积极寻找机会的意识和方法;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等原因,求职流行语中也透着一些无奈和茫然。

教育专家认为,求职流行语背后反映出学生的需求。高校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定位,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求职过程中才更有针对性。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目前还很难判断。因此,学生不妨为自己设定一组目标,而不是单一目标;用“弹性”定位的方式去择业,机会将更多一些。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