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励志 >

职场励志的哲理故事精选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励志

阅读职场故事也是吸取经验的一种方式,工作中感到迷茫了拿出来看一看,也会有很大收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励志的哲理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上班第一年

校园走入社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路。走出挡风避雨的象牙塔之后,我们将面临很多未知的新情况。带着一身的学生气,我们开始完成一个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转换过程。无法回避的是,我们的书生气有可能在社会中被撞得头破血流,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痛苦的“心理断乳期”……

仅有真诚是不够的

孟小楠是广东人,从北京的一所财经学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设在北京的办事处工作。性格率直开朗的她是公司里惟一一个能用粤语和香港老板聊天的人。刚来公司时,她努力和公司早的每一个员工搞好关系,相信自己的真诚和善良会感染到他们。

独在异乡的小楠常常觉得很孤独。大学四年里她和同宿舍的好姐妹几乎无话不谈,虽然女孩子之间也会有矛盾,但在毕业分别时,大家都怀着深深的眷恋痛哭不已。彼此也只记得对方的好处了。虽然前辈们都告诫过小楠,有工作关系在,就不要太强求和同事亲密无间。但常常和同事们一起去吃饭的小楠,还是忍不住不说心里话。坦率的她向同事们说起过对老板某些方面的不满及对公司某些规章制度的不理解。同事们当然也有附和。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不久,小楠的勤奋努力及语言天赋就发挥了作用,她—连成功地谈成了好几笔大业务,在公司里名利双收,老板也开始拿她作为同事

一天老板把小楠叫进办公室,态度不像平时那么友好。“有什么意见你可以直接跟我说,随便散布谣言不是我们公司员工的作风。”老板冷冷地说。他知道了小楠说过的很多话,只是这些话已经变了味,也完全不是小楠的初衷。为此,小楠和一个女同事大吵了一架,这样的举动让很多同事看了笑话,也让老板很不满意。痛苦的小楠设想过很多次各种辞职的方式。她哭着给父母打电话,但父母并不赞成她辞职,“在任何单位都有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仅仅因为这个就辞职,不值得。”

小楠决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好在香港老板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小楠不过是一身的学生气,不成熟,况且又有业绩放在那里。他的支持给了小楠很大帮助,要不然,小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那段四面楚歌的日子。

今天的小楠学会了怎样和同事们打交道。“走上社会后的人际关系和学校里不同,仅有真诚是不够的。职场的风云变幻教会我不害人但会防人,这是工作压力之下的自我保护。”工作之余,小楠在网上交了很多朋友,常常和网友一起出去玩。收入不低的她还捐助了几个失学儿童,利用假期她背上行装去看看那些孩子们。“要学会找到自己的空间,不要老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或温暖,这样才能既和同事之间找到默契、友谊,又能保留自己的私人隐秘。”这是外企白领孟小楠的经验之谈。

书生意气 四处碰壁

周颖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哲学专业,身为校报副主编的她很有想法和见地。无奈专业不吃香,找工作颇费了一些周折。进入这家颇有实力的报社之初,她心里充满了对领导知遇之恩的感激,工作兢兢业业。在很快的时间里,她熟悉了自己的业务,腿脚勤快,加上思维敏捷,她写出好几篇颇受好评的报道,让领导和同事对她都有点刮目相看。

一段时间之后,她越来越多地发现报社存在的问题。报社禁止员工之间互相打听对方收入,在薪金问题上绝对的不透明。有一个月她发了很多有分量的稿子,奖金却比她的同事们低,她直冲到人力资源部门质问。虽然财务部门的领导很客气地解释了一下,但并不能让她满意,双方不欢而散。

领导有时会叫几个员工去问一下对部门主任的看法和对一段时间工作的意见。其他同事在这样的时候都会权衡利弊,或者含糊其辞,或者语义婉转,力求不针对某个人。她不同,一身的书生气,常常要直言不讳地指点江山,主任的华而不实、尖酸刻薄从她那里原原本本反馈给老总。主任并没有被怎么样,而她却成了她这个部门中地位尴尬的人。

故事二:现任熊猫快餐CEO程正昌 150克菜的智慧

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台湾商人在纽约的一个商务区经营起了一家中式餐馆,在这个到处只有牛排和汉堡包的国家,他相信自己的中餐一定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餐馆开业之初还行,但没过多久生意就开始下滑了,老板伤透了脑筋也无法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恰好这位老板有一位侄子在纽约留学,在一个假期里,他来到叔叔的餐馆里玩。小伙子看到店里的经营状况如此惨淡,决心帮叔叔找到症结所在。

小伙子观察到顾客来这里往往只点一份菜,而且有些人还吃不完。于是小伙子问叔叔说:“我们这里的菜每一份是多少重量?”他的叔叔回答说:“500克,非常充足的分量,你认为顾客是嫌我们的分量太少吗?”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小伙子说,“从今天起,我们把分量减到150克,当然菜价也要做相应调整,我相信这能使我们的生意好转!” 150克菜一推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餐馆的生意竟然越来越好,它的“小气”甚至成了一个亮点,被人传诵,上门光临的顾客越来越多,营业额开始不断上升,一个星期后,他们的生意规模足足是以前的7倍。 日记谷

后来小伙子的话揭示了其中奥秘:“光顾快餐店的大多数都是散客,一盘500克的菜就够顾客吃了,但一顿饭只吃一盘菜,又有什么味道呢?然而也因为分量过多,顾客不会再点第二道菜!所以,把500克的菜改为150克的菜,一个人则可以点两三道甚至是三四道菜,这样,他既不用为浪费而担心,也不必为口味单调而觉得无味,这样,‘小气’就成了优势!”

老板从此把“150克菜”作为餐厅的招牌来打造,果然生意越来越好。30年后的今天,这家快餐厅不仅在全美国境内开设了500家分店,而且还把分店开到了日本和南美、北美等地方。没错,它就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受欢迎的中餐快餐厅:熊猫快餐!直到如今,“小气”依然是熊猫快餐的经营亮点。而当初那位提议只卖150克菜肴的小伙子,也就是现任熊猫快餐CEO程正昌!

故事三:职场中,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自己的贵人

职场中,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自己的贵人,那将会对自己坎坷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还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遇到贵人的好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创造和自己的职场贵人相遇的机会。

想遇到贵人,就把人人当贵人

我们遇到了贵人会怎么对待他/她?要用一种人人皆贵人的心态对待,也就是:谦逊!

北京有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心理咨询师叫雷明,他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这样一个贵人,正是这个贵人的出现让雷明开创了时尚杂志这个新工作平台。

那时已经在电视媒体圈中小有名气的雷明给一家时尚杂志写专栏,和他接洽的是杂志社一个年轻不起眼的小编辑艾丽。或许因为艾丽接触过的名人很多,或许因为她自身也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反正艾丽并没有在意这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写出的稿子,把雷明的稿件批驳得一无是处,反反复复地让雷明修改了七次之多。在艾丽负责的这个稿子前,雷明已经出过两本书。面对艾丽毫不客气的稿件修改意见,雷明没有觉得自信心受到冲击,也没有感到不被尊重。他认为,自己虽然是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有着很丰富的媒体经验,但是在时尚媒体界他是一个新人,艾丽的经验要比自己丰富,她身上应该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抱着这样的心态,雷明打造出了自己在时尚媒体界的第一篇稿子。当时这个杂志社的主编许巍看到这篇稿子后,立刻联系了雷明,以当时业内最高的稿酬邀请雷明在自己的杂志上开设一个专栏。

很多时尚界人士认为引雷明进入时尚媒体界的贵人是许巍,但是雷明说,他的贵人是艾丽。如果没有艾丽毫不客气的批驳和多次修改,他是不会被许巍看中的。在职场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和人磨合的机会。如果我们只盯住自己的长处,并把这些长处当成自己自信的全部来源,不允许别人触碰、侵犯,那碰出来的就很难是火花,更多的是刀光剑影。

以贵待贵

想得到贵人的帮助,就要先学会作别人的贵人。这也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获得贵人帮助的良好心态。

大学刚刚毕业的袁立强和两个好友在找工作未果的情况下驾车去山区散心,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遇到了一辆抛锚的汽车。这是一辆有了年头的捷达轿车,车中是一对夫妻。事情是这样的:夫妻俩出来度假,没想到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家中老人因突发情况住进了医院。就在两个人赶回家的路上,不想车又抛锚了。三个年轻人听完之后立即伸出了援助之手。袁立强和朋友先帮忙推车,尝试把车推着,但没能成功。他们又打开机器盖子,用自己有限的汽车器械知识摆弄了许久,也没有效果。最后,眼看天色渐暗,他们决定打救援电话。他们所在的山坳没有信号,于是袁立强开车带那个丈夫上了半山腰,但不知为何手机一直拨打不出去。于是,袁立强又返回到车子抛锚的地方,开车带这对夫妻下了山。快到山下的时候,手机终于打通了,他们和救援单位联系好在山下县城会面。袁立强又把这对夫妻带到了县城。

按说,到这个时候,袁立强已经做得很出色了。然而,他并没有结束自己的援助行为,而是让丈夫留在县城等待救援车辆的到来,他则开车送那位妻子直接奔赴市区老人入住的那家医院。

生活的奇妙就在于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奇迹,但当它来到的时候就跟假的似的。不久,袁立强就接到了这位丈夫的感谢电话,并被邀请到他的公司小聚。这时,袁立强才知道,这个男人原来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他和妻子出游那天,自己的豪华汽车被妻子的弟弟借去给哥们儿结婚用了,另外一辆好车被送去保养了,所以两人就开了妻子弟弟的一辆半旧的车,没想到差点让他们误了大事。袁立强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一位贵人,而这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自然也就成了小袁职业生涯中的贵人。

故事四:体验工作的日子仍在继续

经过简单的面试和培训之后,我终于要实现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独自一人去往一个陌生城市的陌生小店工作,心里面有一点兴奋和一点害怕…

我的工作内容是促销饮料,地点是我只听说却没到过的官渡古镇,出发的前一天,我把路线询问好,并问了做过类似工作的同学,这个工作难不难,遇到问题该怎样应对…她们都给我加油打气,搞得很正经的样子,不觉的就开始紧张了,还好,一路有她们的支持…

今天起了个大早,花五块钱坐上小巴车,并嘱咐售票员到织布营一定叫我下车,身怕她给忘了,随时提醒她。下车后问了一位老者在哪搭169路车,他唠了半天,我这急性子快急得不行的时候,他终于说出了搭车的站点…搭车到官渡古镇,下车,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我环视了这个地方,记住,别迷路了,期间,发现自己就站在一道古典大门的前面,上面的牌匾写着"官渡",再往里看去,古建筑物映入眼帘,不自主的往里走去,一路走一路询问自己工作地点的具体位置,也不忘观看风景,照相…嘿嘿…

游玩的时间有限,赶快找到工作地点:华连超市。去到那个地方时恰好9点整,上前去询问店员老板在哪,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尽管我是笑脸相迎,那店员还是一副欠扁的表情,不管那么多,找到老板,经他指点,去仓库把货架搬出来,把那天小惠姐教授的组装知识一一用上,随后一名男店员帮我把饮料搬出来,摆放好,于是我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把公司配发的试饮倒入试饮杯,就这样小心翼翼的一杯一杯的端给路人喝,并给路人介绍这个产品…(其实就是教唆人家买)但是那太贵了,买的人很少,在加上天气的原因,有的人连喝都不喝…还有的,看见我,就像看见了恶魔一样,绕道走…这种局面有点尴尬…

本来刚开始还有点胆怯,后来想想,觉得无所谓了,在这里就只待两天时间,完成任务就行,于是脸皮变得厚了…

工作的时候就只能是站着,不能坐着休息,站一天腰都站断了,腿也站直了…回来坐车座位上时,有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倍舒服…。本来这个工作是很无聊的,但是在和顾客对话的过程中,便打发了这些无聊的时光。

记得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第一个购买产品的两个小学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第一个购买我产品的顾客,还因为他们给了我一个称呼:阿姨。当时的感觉是说不出来的,相比于他们的年少天真,我的确是老咯…

公司规定买两瓶就送一个记事本买四瓶送杯子,在宣传的POP纸上,记事本写的是笔记本,有顾客看见就过来问,买两瓶送笔记本电脑?我无语…还有个老奶奶带着她孙子来买饮料,买一瓶硬是要我送个记事本给她,还口口声声的不停的说这本子没用…

在外面就是能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啊…,小姨还一直不许我出来工作,看来是个错误的决定,工作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收获颇多!

首先应了小姨的话,工作真的很累,挤公交车非常的困难,但贵在坚持,我做到了。其次,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比如很久以前就想和同学来官渡玩的,但是一直都没时间,这次算是误打误撞,工作之余欣赏到美景不说,还吃到了传说中的官渡有名的眼镜粑粑,但是味道一般般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最后,我又多了解了一个地方,等朋友来云南玩的时候,就可以带他们来这些地方了,虽然在云南旅游的地方很多,但是我能找到路的地方却不多…嘿嘿…

经过这天的工作,确实是花钱容易赚钱难啊!真的要懂得节约了…我的工作之路还很长,体验工作的日子仍在继续,下一站将会在哪工作?可否也像今天般顺利,未完待续……

故事五:寻找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

上班快满两年了,我个人一直认为工作重要、固然生活更重要,工作之余我一直寻思着我应该怎样去享受生活对爱的奖赏,创立健康丰盛的人生。我计划寻找属于自己的运动方式,贴切的感受生活,珍惜时间抓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首先应该是寻找有利于健康且相对安全的运动方式,其次是对时间、场地、器械要求低、操作性强的运动。其实按照这个标准去找,结论很简单也很唯一,那就跑长跑。

这项运动目前已将坚持快四年了,由于近期工作情况有所不同,停止跑步已经也快3个月了。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都要去跑步?为什么不能有个性?我的回答是,我个人喜欢我跑步源自于信念,长跑是需要耐性,需要汗水,需要耐力,需要坚持,需要适应枯燥,需要控制成本,需要自己创造快乐……我并不是仅仅是因为锻炼身体而跑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跑步去感受生活。让我更接近于我的奋斗目标。

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运动,除去跑步之外爬山也是很不错的!在爬山过程中让我能贴切的感受到体力不支时候的那种无赖,你想战胜生活就必须爬到山顶。很贴近于人生的道路。

如果有一天我停止了跑步,不在爬山了。那个时候我估计我肯定是失败者,运动是最能反映出个人对于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再次给自己进行思想动员,跑步必须要坚持的,山也是每年都要去爬的。

希腊山的岩石上刻着这样的文字:你想变得健康吗?那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就跑步吧。

但愿所以爱好运动的同志们都能一如既往的去坚持……

我更期待自己有一天去挑战蹦极!!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