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适合新人看的职场故事5篇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身在职场,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鼓励自己,给自己加油,给自己信心,给自己打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年终奖发放艺术

每到年底,年终奖和跳槽就成了上班一族议论的热门话题。一项导致离职原因的调查显示,薪酬列在影响离职因素的第六位,年终奖时于离职的影响更小,造成跳槽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个人职业规划以及新的机遇。

年终奖被企业当作提高员工忠诚率的武器,同时也是年底检验雇佣双方诚信度的试金石。

外企薪酬结构基本分平时工资和年终奖。年终奖一般是第十三个月工资,有些还有年终分红。不过年终分红最多是一两个月的工资。国内企业则不同,年终奖变数非常之大,从零到几十个月工资的都有。

外企之所以强调月薪而不是年薪,这是因为对应聘者而言,现实的月工资是最重要的薪酬考虑筹码。年终奖则更侧重于年底福利,并不是薪酬的重要部分。

而国内企业。老板们思考的问题往往有两个。一是员工需要经受这样那样的考验,年终奖也往往如此。如果一旦经受不住考验,半途走掉,那么年终奖也就此泡汤。如果是通过了考验,又好歹熬到了年底,那么,经过这些时间,老板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也算是有了谱,该给多少,年底论功行赏。

国内企业老板的这种做法也不见得是错的。不过对员工而言,却往往像一场赌博。任务完成的好不好。要找若干借口不是什么难事,完成得好,往往也不见得是个人的功劳。年终奖此时起的是一个平衡的重要作用。而这种平衡感。也只能是来自于老板的个人评估。

老板的第二个考量是,公司有多少利润。公司利润在多变的市场往往也是很难预测的。既然市场大环境如此,那么老板也得对这笔大开支心里有所准备。年关对员工是乐事(因为拿年终奖),对老板却是苦事(因为耍发年终奖)。利润多就多发。利润少就少发,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不过,也不见得人人都这么懂得互惠和诚信。也有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对员工抠得很的老板。小气大概是其中一个原因,但这种秉性很难改掉。担心员工拿了奖金就走,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2月份该拿的年终奖,拖到4月5月的老板大有人在,他们的思考恐怕是这样:就算你现在走,至少你的年终奖该泡汤了吧?不过这样的算法恐怕过于直线,他们不知道就算这样节俭了年终奖,终究失去的还是员工的尊重。事实上,这才是决定一个公司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但假使抠门狂老板遇上牢骚狂员工又会怎么样?抠门狂老板缺乏诚信。他的雇主品牌只能是越做口碑越差,员工也越找越差,人才流失几乎是必然的。等到精英分子都走完了,这个公司就只剩下那些牢骚满腹的员工了,但这些人留在公司的主要原因,也只是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已。

年终奖的发放是一门艺术。乌漆抹黑的发法,固然充满着博弈的乐趣。但是发的人总觉得多,拿的人总觉得少,这就是人性。但若是清晰透明的分法,恐怕对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就有了很大的考验,必须要有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所有人的工资和奖金,也都是客观公正的。当一个人的愿景明确的时候,他做事的动力也必然是明确的。

故事二:赏识

韩国一家大型公司,某晚保险箱遭窃,与盗贼展开殊死搏斗的,竟是一名清洁工。

作为公司最没地位、最不起眼的角色,作为可以置身事外或者采取其他更安全措施的人,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愿意拿生命去冒险,这家公司的凝聚力,成为其他大公司羡慕和猜测的谜。

在给清洁工举办的庆功宴上,当然有人要问他动机何在,他回答说:“总经理每每走过我身边的时候,总会说,你的地扫得真干净。”

答案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但也绝不简单。就这“俘获”人心的一句话,有多少日理万机、位高权重的管理者想到去说,屑于去说?惯常的思维是,我付给你钱,你是公司这架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就该好好打扫卫生,这是你的本职,我做我该做到的,你做你该做到的,从交易和管理的逻辑角度来讲,这无懈可击,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以人相许易,以心相许难,难怪古今帝王的重要一课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情,是我们何时何地都会需要和珍视的东西。

赏识地看待你的下属、你的爱人、你的孩子、你的身边人吧,哪怕他只是把地扫得很干净,不要吝惜赞美和微笑,带着真诚和尊重。你会发现,回馈你的是你付出的平方、立方……

故事三:赚的是卖白菜的钱

安身立命不可无房。虽然这个观念一直为福利优渥的欧美人民所不解,但我们却注定为此奋斗不息。房子成功地成为了我们最担忧、关注度最高的话题。我们把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排在了房子后面。仿佛没有房子,我们就失去了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事业的一切权利,仿佛没有房子,人生只能是一幅铅笔速写,没有色彩。

在一份调查中,提到“房价飙升”者398人,占总数近三成。在被问到“什么是你周围发生的五件事”时,有个人一口气说了五遍:房价涨了!

房子越来越贵,所以我们只能住得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英国《经济学人》最近做了一期报道,引用咨询机构数据称:中国上班族每天从家到单位单程花费的时间平均为42分钟。领先全球。第二名是印度,39分钟。事实上。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我们平均上班时间要远远超过这条全国标准线。据说,路途拥挤是耗费时间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并且不可忽视的是,“上班路上”已经成为我们“沮丧的一天”的序幕。

纵然我们不做“房奴”,生活成本也一点都不轻松。尽管我们选择了坚持。“什么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一语道尽辛酸,还有人开玩笑:

“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

房子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我们最大的压力来源。银行鼓励透支财富,数百万人民币在过去听起来无异于天文数字,现在写在房产中介的房源牌上再平常不过。可怜1980年代生人没赶上“60后”分房福利,也没赶上“70后”的低房价优惠,要买上一套房产中介那儿“再不抢就没了”的普通公寓房让自己蜗居其中,也要伤筋动骨,搬出所有原始积累七拼八凑交了首付,再背上动辄20年的按揭,成为“百万负翁”。

重压之下。连恋爱也使我们谈得颇为艰难。“经济适用男”和“剩女”成为流行的词汇,“有房”是重点。不必嘲笑爱情在物质面前折腰,吃饭要紧。这一点谁都不能说不在乎。

为了缩短从房子到公司的单程所用时间,为了不“蜗居”,其实就一句话——能够住上二环以内比较好的房子。从而衡量我们的标准变得无比庞大又无比简洁:增长、增长,向上、向上。没有别的出路,必须这么做。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

一个在轮船公司工作的年轻人这样说自己的梦想:“最好有一个不算漂亮、志趣相投的女友。一栋不算太贵、生活方便的房子。一点不算太炫,抓点眼球的事业。一份不太跌宕,足可掌控的工作。”

故事四:错过一张好照片

早些年,我还是负责为报社报道各种案件的记者。我正加速赶往案发现场,抢夺那些能够争夺读者眼球的“独家猛料”。听广播里介绍说,一位老人在家门前的便道上倒车时,意外地将几岁大的孩子碾在车轮下,血肉模糊。孩子当场身亡。又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

当我到达时,警车和各种新闻媒体已经将现场围个水泄不通。我努力朝里面挤了挤,终于瞥见一位身穿棉布衣、站在轻型货车旁的老人。所有的闪光灯都“噼里啪啦”地朝他闪个不停,所有的麦克风都争先恐后地递向他的嘴边。老人看上去十分迷茫,机械地回答着各种提问。大多数时间,他只是翕动着嘴唇,眨着眼睛,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记者们放弃了对老人的纠缠。他们跟随警察走进白色的小屋。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老人和我交谈的画面。遭受重大创伤的他低头望着孩子倒下的地方。房子周围是块刚挖好的花圃。里面还堆着黑黑的肥料。

“我刚把车倒在那,本打算把肥料播洒一下,”老人悲伤地说,尽管我什么也没有问。“我不知道我的小宝贝也跑到了门外。”他伸手指指花圃。然后又无力地垂落下来。很显然,他再次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的悔恨中。我离开他,向屋里走去。希望能找到孩子生前的照片。

几分钟后,我终于搜集到足够的细节和小女孩一张5寸照片。我又去厨房转转,警察说,孩子的尸体就放在那。这时,警察、记者们和摄影师们都带着自己的“成果”满意离开,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厨房探视一番。于是,我看到下面的场景:

塑料贴面的桌子上是一张雪白发亮的床单,里面裹着小女孩娇小柔弱的尸体。丝丝光线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给它抹上一层圣洁的光辉。不知道老人是何时摆脱人群的叨扰,来到桌子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他侧面对着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老人正望着孩子的尸体发呆,仿佛世界的喧嚣与他没有任何瓜葛。

房间里出奇地安静,我看到,老人向前倾了倾身子,伸出不断颤抖的胳膊,从头到脚,一遍遍抚摸孙女的尸体。过了好长一会,他又把脸悄悄贴在孩子身上。仿佛害怕把她吵醒似的,动作轻柔而细腻。然后他保持这样的姿势,像雕塑一样纹丝不动。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一张唯美、极具震撼力的照片即将产生。我估测了一下室内的光线强度,调整好镜头和距离,拧亮闪光灯泡。举起相机,准备将这幅难得的画面记录在胶卷上。如果拍摄出来,这张照片的每一部分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穿棉衣的老人,闪耀在阳光下的白发、裹在被单里的孩子、挂在窗边墙上的世博会纪念品烘托出这个家庭的简朴气氛。窗外。警察们正检查那个肇事的车轮。孩子的父母悲痛地拥抱在一起。

我在那里站了很久,却迟迟按不下快门。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张照片有太大的叙事价值。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我又不愿意闯入这位可怜老人内心的悲恸世界,撩开他的伤疤,展示给各位报纸读者。

最终,我悄悄放下自己的相机,偷偷地走开了。回去的路上。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否有资格当一名新闻记者。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当然,我也从不敢告诉上司和同行我错失了多么完美的一张图片。

每一天,报刊杂志、新闻广播都会展示数不清的、表达痛苦与绝望的图片。普通人的不幸遭遇反而成了满足大家猎奇心理的娱乐手段。每当看到这些新闻时,我都会想起那一天。

当然,直到现在,我都固执地认为我是对的。

故事五:合作的黄金定律

那天,和一位资深商界朋友闲谈,谈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人打官司,我忍不住发牢骚说:“商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合作关系。可是现在与人合作太难了。开始挺好,大家是朋友,谈友谊,谈合作,可是合作的结果,大都不欢而散,弄不好还要闹到法庭上去,从朋友变成敌人了。”

这位朋友笑笑,说:“我经商10年多了,和许多人合作过,但没有一个上法庭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

“现在大部分人做生意是这样:先认识,然后谈友谊,谈合作;然后是利益;然后就是不满,甚至像你的朋友那样,闹上法庭。从朋友到敌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

“我想是因为很多人和别人洽谈时,为了尽快谈成,就把自己的所有想法、方案和对未来美好的前景都说出来,而且人为地夸大,诱使对方做出决定,等到对方抱着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决定,开始投入合作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感到合作并不像当初许诺的那么美好。矛盾、冲突越积越深,到最后终于爆发,一次合作就终止,从朋友变成敌人。”

我点点头,但还有些不解:“那么你为什么能和别人合作,获益,再合作,再获益,反复重复下去呢?你和合作伙伴之间就没有矛盾、冲突吗?”

“凡是合作都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我会事先分散、化解,而不是压制到最后爆发。”

“那你是如何分散、化解的呢?”

“我想这是因为我能很好地控制每次交谈的密度。我和别人洽谈合作时,第一次见面,谈话的内容只占我整个方案的3%,其他都是闲谈,与主题无关。而且,下一次谈话一定选在三天之后。给对方一定的消化时间。第二次再谈,交谈的内容增加一倍,是6%。下次再谈。再增加一倍,12%。三次之后,一般人就会动心了,他会用心思考,反复推敲,但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决定。紧接着,是第四次交谈,这一次是24%,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做决定了。如果这时候还不能决定,再谈一次,这一次,密度是48%。这个时候,他心里一定会做出决定。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争着签字,但我不是,还要再谈。再谈,正好相反,不是往上增,而是往下减。我会提出一些负面的问题,并不会影响他做决定。他正在兴奋点上。会按惯性往前走。但是我说和不说对我不一样。等到他最终做出决定,并开始和我实际合作时,会发现问题,但这些问题我都事先和他讲过,所以他有准备,会接受。即使这次合作最后没有赚到钱。他也不会怨我。因为我所有的想法不是一次性强加给他,而是慢慢渗透给他的,是他自己接受了才做决定的。要怨,只能怨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对待我提出的问题,如果认真对待,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了。所以他还要感谢我呢。下一次,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和我合作。”

每一个合作,不仅会有有利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大部分人,为了合作成功,都只说正面。对负面的东西瞒着不说,等到出现问题,就互相埋怨,结果可想而知。成功的合作,是在合作之前。把你想到的有关负面的东西告诉对方,但是,要记住:别把时间顺序搞错。否则,没人会跟你合作。

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