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指南网 > 职场故事 >

5个有趣的职场励志小故事

时间: 芷晴2 职场故事

职场励志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看别人的故事也能让自己有很多收获,从故事中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5个有趣的职场励志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我的职场法宝

6年前,我被万福楼酒店录用为服务生之后,参加了酒店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技能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摆台、折纸巾、斟酒等。我是一个男孩,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选择做服务生,是我瞬间的决定。我喜欢那家酒店里男孩穿蓝马夹的样子,还有就是我长大了,必须步入社会。开始的时候,洁白的瓷餐具让我有点害怕,我总担心拿不稳,掉地上摔碎;柔软干净的纸巾在我手里一点也不听使唤,总是折不到要求的样子;当酒瓶对准杯口时,我总忍不住颤抖……就这样,第一堂课,我成了二十多个服务生中表现最差的一个。不服输的我,当晚就在家里操练起来,我把家里的茶具、酒瓶、酒杯全部找来,还找来一块大红的塔夫绸……所有动作和要求,都是按照领班讲的去做,一遍一遍直到瓷餐具在我手里不再想溜,酒瓶对着杯口不再颤抖,塔夫绸在我的手里也能折成一朵简单的花……

第二天,在实习表演的时候,领班发现了我。她说,我不是表现最好的一个,但却是进步最快的一个。我不满足于这样的评价,如果通过努力可以做到最好,我为什么不做呢?

继续努力,到第七天的时候,我摆台的时间只用了3分钟,得了第一名。斟酒的动作及标准我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连用纸巾折的“鱼水情深”也是最美的。

在安排岗位的时候,经理突然发现酒店还差一名DJ,问领班服务生里有没有可造之才,领班把我推到他面前说我是接受能力最强的一个。

于是,我成了酒店从学校请来的一位资深DJ的学生。他手把手地教,我尽心尽力地学。3天之后,DJ老师走了,我已经能够熟练操作DJ间的所有设备。

4年后,我已经是这家酒店的副总经理。为了追求更大的梦想,我南下深圳,通过老乡介绍,进入一家服装厂打工。开始的时候。我只能完成车商标之类简单的工序。工资比别人低一大截儿。空闲时,我就找来废布,学做领子和开口袋,一遍又一遍。

一个月后,组长见我做的领子不错,口袋也算开得周正,就给了我更多的学习机会。2年后,我从深圳来到广州一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公司。我想进入销售部,可公司不直接招聘销售人员,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必须从技术部里选拔。

这天上午,正在赶一批西装时,中央空调突然坏了。8月的广州,没有空调的厂房可不是人待的地方,而这批西装的货期很短,必须分秒必争地赶货,在这紧要关头,当然不能停工。所以,虽然车间里热得似火炉,员工们仍自觉地继续工作,只是不时地拿毛巾擦一把脸。

我有点胖,就更怕热了,真想去6楼凉快凉快!可一抬头,发现技术部的几个同事早已没了踪影,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走就行不通啊!

我一边不停地用一块纸板当扇子扇风,一边在车间里来回走动。在6楼办公的老总听说生产车间的空调坏了,就下楼来察看。他四处看了一下之后,走到我跟前,问技术部其他人员去哪里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组长抢先说,他们早就凉快去了。

第二天,一纸调令,把我调进了销售部。老总说,一个人有这样的责任心,没有什么做不好的,而销售部,是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地方,它能让你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销售部,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我买了一些关于市场开拓方面的书,一边自学一边向同事虚心请教。

几个月后,公司下属的一家工厂生产了一批女式针织上衣,因为裁前没有做好缩水测试,造成成衣尺寸普遍缩小,缩小幅度竟有两寸之多!

公司为此专门召开部门会议,商讨怎么处理这几万件已经裁好的针织裁片。有人提出把这些半成品做成成衣,当次品销售;有的说,塞到正品里卖,不合格率也不过百分之一,不会出问题。我建议把那批裁片修成童装。因为,那种针织面料又软又细,非常适合儿童穿着。虽然这样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对公司的声誉不会有丝毫不良影响。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老总的认同,他安排技术部设计了几套儿童服装,并指定由我来进行这个项目的市场运作。

不久,经修改后生产的第一批童装完工了,我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对这批已经包装的童装进行抽查。公司有个抽查标准,即:每一型号抽查率达到百分之一,数量上达到千分之五。因为这批童装的特殊性,我将抽查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十。

在抽查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件加大码的尺寸偏大,就加强了对QC的质检要求。于是,大量的返工出现了。老总知道返工的原因后,对我说:“你做得对,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而产品是好信誉的保证。”

就靠着这点认真劲儿,那批童装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益:本来会造成经济损失的裁片,后来为公司净赚了150万元。一年后,我成为该公司新成立的儿童品牌服装厂运营总监。

成功没有捷径,它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在诚信做人的认真里,在不断努力的进取中!

2、最后一搏

刘一鸣今年44岁,是某机关的副处长,把前面的“副”字去掉,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两个月前,机会终于来了,规划处的张处长升任副局长,空出了一个处长的职位,如果论资排辈,他和规划处副处长王晓光是热门人选。

两人比较,王晓光的优势是年轻,他比刘一鸣小了足足三岁,但他的性格有些孤僻,平时不愿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 他滴酒不沾,在“酒风”盛行的机关里,这无疑是一大弱势。而刘—鸣恰恰相反,“刘二斤”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可他有一个毛病,喝起酒来不太控制,为此出过不少洋相。由于前任局长不喝酒,更不喜欢喝酒之人,所以他这个副处长一干就是8年,一直没得到提拔。

也许是好事多磨,就在两个人暗暗较劲时,局领导班子却进行了调整,新局长需要一个对人员熟悉的过程,所以处长人选的问题就此搁置了起来。起初,刘一鸣很有些着急,但很快他就听说了新来的局长爱喝酒的消息,爱喝酒的领导肯定喜欢同样爱喝酒的下属,滴酒不沾的王晓光岂能入得了新局长的法眼!

果然,局长上任没几天,就趁着周末时间召集了一个酒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处长悉数被邀,刘一鸣和王晓光也被临时通知参加酒局。刘一鸣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局长把酒场当成了考场,要考验他们俩呢!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抓住这最后一搏的机会。

酒店离刘一呜家很近,步行也就十分钟,所以他第一个到了酒店。随后,副局长和处长们也陆续赶了过来,等局长进门时,只剩下王晓光还没到。见局长皱了皱眉,办公室的钱主任立即小声说道:“王处长家里有点事,一会儿就来。”局长大手—挥,“那好,不等他了,咱们开始。”

局长的酒量果然名不虚传,一开始,他就带头喝了一大杯白酒,三两三。副局长不敢含糊,也带头喝

厂一杯。两杯白酒下肚,酒量小的已经有些撑不住了。这时,大家就开始轮番敬酒了,一圈转下来,第三杯白酒也下了肚,喝到这时候,酒桌上还能保持清醒的已经没几个人了。

刘一鸣一看, 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倒了满满一杯白酒,毕恭毕敬地走到局长面前,小心翼翼地说:“局长,我单独给您敬杯酒,我干了,您随意!”然后—仰脖子,干了。局长面露喜色,也端起杯子喝了半杯。“我听说了,你能喝点,今天一见,果然不错!”闻听此言,刘一鸣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接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局长,好事成双,这杯酒我又干了,您随意!”说完,还没等局长说话,他又干了一杯。局长一脸惊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不错,真是好样的!”

就在这时,王晓光才推门进来。“对不起,我来晚了,家里有点事,刚办完!”他边说边坐了下来。局长明显有点生气:“来晚了罚酒,服务员,给他倒酒!”只见王晓光用于捂住杯子,冲服务员一摆于:“我不喝酒,我还开着车呢!”

局长一愣,脸上的表情更难看了:“明知道今天喝酒怎么还开车?!先喝一杯再说!”“对不起局长,我真不喝酒!”王晓光脸红红地说。见局面有点僵持,刘一鸣突然来了精神。“局长说话了,你就喝一杯吧,车没问题,我帮你开回去!”他这才想明白,王晓光肯定是为了逃酒故意开车来的,他俩就住在一个楼上,这么近的距离,哪用得着开车呢?既然如此,就更要出出他的洋相了!

“你喝酒了,也不能开车!”王晓光急忙摆手。“没事儿没事儿,这点酒算什么?再说了,这一路上的交警我都熟悉,没问题!”说这话时,刘一鸣看到局长正在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其实刘一鸣心里清楚,从这家酒店回家的路他太熟悉了,从来就没见过交警。

话已至此,王晓光只好被迫倒上了一杯白酒。可是他真的不胜酒力,—杯酒下肚,他就满脸通红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有人进来说,王晓光喝多了,正在洗手间狂吐呢!

酒场结束,送走了局长副局长和各位处长,刘一鸣从王晓光的口袋里掏出车钥匙,随后扶着已经走不稳路的王晓光上了车。车开出酒店,刚拐过弯儿,刘一鸣却傻眼了,两个交警就站在面前,把他抓了个正着!

刘一鸣因为酒驾被拘留了,第二天,消息就传到了局里。局长很生气,立即召开全体会议,把他作为“反面典型”,对全局职工进行了警示教育。

几天后,王晓光走马上任,成为新任的规划处处长。当天晚上,他推掉了处里给他接风庆祝的酒场,而是回家摆了一个家宴,两名尊贵的客人应约而至,其中一个是他的小舅子,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3、把跳槽当成“撑杆跳”

在职场,大多数人有过跳槽的经历。烦恼、无奈的时候想跳槽,高兴、快乐的时候也可能会想跳槽。有的人跳得漂亮,来个华丽转身,可多数人却跳得颇为尴尬,跳槽后原地踏步,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顺势下滑。事实上,跳槽是个“技术活”,只有你把跳槽当成“撑杆跳”的时候,才能跳得好,跳得妙!

曹晓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想去一个起点高的公司并不难,但是他感觉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他最欠缺的是实践和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找一个真正能锻炼自己的企业做事。既然是锻炼,就不能找制度健全的公司。毕业后,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固执地到一家私企应聘做人事助理。在一般的企业,人事助理的工作基本与打杂无异,但这样也才真正“磨炼人”。和他想象的一样,这家企业因为制度不完善,事情杂乱无序,工作量大。曹晓经常一个人做几个人的活,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还被上级领导无缘无故骂个狗血喷头。事实上,他很不开心,有几次下班后再也不想回去了,但第二天早上他总照常上班,因为他深知,这样的磨炼对自己有用。渐渐地,曹晓在处事能力和工作效率上都有了提高,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

领导对他说:“你在这里没有感觉到不开心吧?”曹晓憨憨地说:“工作不只是为了开心啊。”一年后,渐入佳境的曹晓在上级的苦苦挽留中,果断地选择了跳槽。

曹晓第一次跳槽目标很明确,他选择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副主管。这家外资企业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制度相对健全。最有诱惑的是一年有很多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这期间,曹晓几乎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所有学习和“外训”,他无论多忙,要花多少钱,都会像一颗发射出去的子弹,全力以赴。

此外,曹晓也注重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他觉得自己口才不好,下班后便一个人在会议室里做演讲练习;当感觉稍微好了一点,就请部分同事过来听他演讲;接着,他尝试给部门员工做培训,最后给公司基层或者中层管理者做培训,甚至做一些 “外训”。在这一次次的自我修炼中,曹晓不仅弥补了自身的不足,综合素质也在一步步提升。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当大家觉得他如鱼得水之际,他却又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辞职。人力资源经理忙给出加薪的承诺,以示挽留,曹晓笑着说:“跳槽不为加薪。”

第二次跳槽,曹晓的目标对准了大型国有企业,因为有在外资企业的工作经验,他轻而易举地成为一家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主管。在这个大型国企里面,曹晓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世的技巧,长期摸索下来,对国企的一些优势和强项了如指掌,这让他的视野更广阔,思维方式有了更大提高。一年后,他升为人力资源部经理,福利和待遇有了进一步提高。

然而,曹晓并没有满足现状,在这家国企干了两年后,他选择了第三次跳槽。因为有在私企的锻炼、外企的镀金、国企的锤炼等一系列的经验和背景,他很顺利地跳到一家极具潜力的中外合资企业做人力资源总监。

职场上,跳槽不为开心,如果仅为开心,你就会得不到锻炼;跳槽不为加薪,如果仅为加薪,薪水可能会越来越少;跳槽不为诱惑,如果仅为满足,你将可能会停止前进。把你每一次的跳槽都当成一个起步、加速和飞跃的过程,这样,你的薪水、职位才会水涨船高,实现职业生涯的“撑杆跳”;只有这样,你在职场才会前程远大。

4、自己的舞台

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手下的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水电师傅,样子看起来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他能行吗?

他挽起袖子,从工具包里拿出小榔头,凿子,开始敲瓷砖。没想到,一干起活儿,他就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完全没有了初见时的拘谨、木讷和局促。只见他左手握着凿子,右手挥动榔头,一棰棰准确有力地敲打在凿子上,在凿子的重击下,瓷砖一块块碎裂,飞溅。汗水很快布满了他的脸,他浑然未觉,继续有节奏地敲打着。一个多小时后,埋在地下的水管终于暴露了出来,只见水管拐弯接头处,正不停地往外渗着水。他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你瞧,问题就出在这儿。还真被他找到症结了。得把水阀关了。我闻声赶紧跑到厨房去关总水阀。他指指水管说,这个水管弯头老化了,必须更换了。我点点头。找几快干布给我,将水擦干了。我忙去找干抹布……当我将抹布递给他的时候,他忽然有点尴尬地笑笑,不好意思,把你当徒弟使唤了。我笑着摇摇头,你这么辛苦,我也出不上什么力,递递东西,是应该的。

他继续专心致志地埋头干活。我无所事事地垂手站在一边,从侧面看,他的神情如此专注,如此投入,如此专业,仿佛不是在修理一截漏水的水管,而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忽然意识到,也许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他才有可能成为主角。也只有站在自己的舞台上,他才会显得那么干练,那么自如,所有的拘谨、木讷、局促,都瞬息离他而去。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单位边上有个停车场,收费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平时看到她,都是一脸卑微。可是,当指挥一辆辆汽车停进车位的时候,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坚定而响亮,指挥的动作,特别准确、到位、有力。这个从未摸过汽车方向盘的中年妇女,在她的舞台上,气定神闲,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我的一位老乡,在小区边上开了一家小吃店,他生性内向,讲话还有点娘娘腔,很多人看不起他。可是,他家的小吃,却是这一带味道最好的,尤其是他做的拉面,又细又匀又有劲道,回味无穷。而看他做拉面,更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一揉,二拍,三甩,四抛,五拉,六盘,七飞,八削,一招一式,无不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气吞长河,让人眼花缭乱。

与那位水电师傅一样,他们都是为了生计,从遥远偏僻的乡下来到城里,在繁华、热闹、时尚、激情的城市街头,他们往往局促而惶恐,憨厚而木讷,土气而无趣,显得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可是,请不要轻视他们,那不是他们有什么错,而仅仅可能只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一次机会,一个舞台。而只要有一个舞台,他们总会努力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最为精彩。

因为,在他们心里,也有一个舞台,有一个主宰人生的梦想。

5、快递员的职场也有春天

“新的工作开始了,上好发条,加足马力,准备作战。从业这么多年,要说工作经验跟‘马哲’‘邓论’似的,倒是确实没人家二老那高度。我的经验就是:咱先别挑肥拣瘦的一通瞎琢磨了,先找地儿开练吧,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等你琢磨好了,坑早没了。”

王思岩是《职来职往》节目嘉宾。他不苟言谈,神情认真,点评时没有炮轰或惊人之语,被誉为“职来职往”最亲民亲和的达人。

很多人都以为王思岩是个“富二代”“名校男”,否则,怎么能够成为求职节目中的职场标杆?王思岩笑了:貌似除了我是北京人不用办暂住证外,起点其实跟个北漂差不多,租过平房,打过黑工,三餐不继,遭人白眼。

做一只早起的菜鸟

18岁的时候,王思岩便对“走关系”“潜规则”有了深刻地体验。

高三刚开始,妈妈的朋友承诺等毕业时可以通过关系,不用考试,直接读军校。当同学们忙着高考复习的时候,他已经悠然开始了假期。然而,等到同学陆续开始大学军训,军校的首长回复说,部队裁军,军校停招,明年再说。

美梦瞬间坠落。这件事留给王思岩的教训是:把未来交给别人安排,就是找死。

找死之后,怎样起死回生?志愿“死档”,无奈之下的王思岩选择了一所民办大学。他告诉自己,要往死里学。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入流的大学校园里,王思岩开始了人生加速度。

他和同学发起成立物流社团,争取机会去物流企业参观。更多的是兼职:发传单、产品调研。不止是锻炼,更为了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16岁那年,思岩的父亲患癌症去世,这个家需要他和妈妈共同撑起。

“告别那段不停歇的日子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当初我拼命追赶的,不是那些统招生,我是在弥补拼搏的空白,还有融入社会的能力,即使我是众多菜鸟中的一只,也要比别人早一点起。”七年之后,王思岩如此解释自己在大学校园的忙碌。

毕业转瞬而至,王思岩获得了宅急送速递员的实习岗位。他被分到了一辆三吨大货车上,随车送货,每人每天至少一车货,全是一箱一箱从车上搬下来,再送到客户家中。这种重复性的机械式工作,他足足干了五个月。

当时,也有几个和王思岩一起进宅急送的同学,但是,半年过后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坚持下来的只有他自己。

他说:“45℃的高温下,行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灰头土脸地装车卸车,其实和烈日下熏得黝黑的搬运工没有任何差别,承受着某些客户心情不好时候的苛责,还不能辩解。但是那又怎样,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没有更高尚的想法,我要养活自己,养活对我寄予希望的妈妈。安身立命之后,才敢说谋求发展的话。”

因为需要安身立命,他不计较起点低、不计较加班,身体疲惫的时候,他总是给自己打气:当你埋头苦干的时候,总有人注意到挂在你额头上的汗水。

人生是一场升级和打怪的游戏

这种自我鼓励没有错。注意到他额头上汗水的那个人是市场部经理。王思岩参加北大校园的毕业季物流工作时,市场部经理注意到了他,调查了思岩入职半年的表现后,他说,这个人我要了。

王思岩很激动,终于可以脱下蓝色的速递工装,换上整洁体面的“西服革履”了。

然而,他的激动并没有维持太久。

到了市场部才发现,别人都是一脸平静的忙忙碌碌,当然,偶尔也会冷淡地跟你点个头。市场部的关口,难进也难留,因为严苛的末尾淘汰机制,要想留下,只有靠业绩说话。

这让王思岩充满压力和惶恐,作为一个新人,客户在哪里?王思岩开始扫楼,去公司门口翻垃圾桶,因为垃圾桶里有贴着快递单子的废文件袋。翻过无数垃圾桶,也由此找到了很多小客户。刚开始进入市场部工作的他几乎到了魔怔的地步。

一次,王思岩途经一家玉石公司,听到经理在打电话,很焦急地说:“那个物流公司怎么还不到?这货着急发!”听到这话,他站住了。等对方挂了电话,他递上一张名片,问能否帮到对方?对方开始吐槽,抱怨快递公司不准时,王思岩电话联系了最近的营业厅,安排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来取货,一个不经意的聆听,却为自己赢得了一个长期客户。

当然,想要争取更多的大客户靠的是通宵达旦制作服务方案,靠的是创意与智慧。

“能够克服的压力不能称之为压力,能够完成的任务都不算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完不成的任务和顶不起的压力。我们需要磨砺,但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高度和境地,就像超级玛丽一样,每一步都不能踩空,才能头顶小蘑菇,扛到属于你的那一面小红旗。”

他的工作经历并不是一路坦途,也曾经经历了被项目组“退货”的难堪,摆平了接手团队诸人不服的尴尬。经过多年的职场历练,王思岩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让他在众多营销人员中脱颖而出,现已升职为宅急送全国高级战略客户经理。入职七年,他为公司成功引进了工商银行、海信、三星等多家品牌型的大项目客户,平均每年为公司创收2000余万元,2009、2010年度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销售冠军。

最近,王思岩出了一本职场励志书《有岩在先》,他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迷茫的职场菜鸟,即使摔过无数的跟头,即使遍地荆棘一路狼烟,走过去,小人物的职场也有春天。

377